太阳成tyc7111cc(中国)公司官网

教育教学

Education And Teaching

| 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材料与化工(材料工程)(0856)培养方案

一、 领域简介

材料工程是研究材料成分、组织结构、制备或合成工艺、材料性能和材料服役之间关系(理论与模型)的科学,致力于材料的性能优化、工艺优化、新材料研发与材料合理应用。材料工程领域主要涉及到材料制备(合成、生产)工艺、材料加工工艺、材料组织结构表征和材料性能测试等环节,因此材料工程领域的硕士研究生在解决材料工程领域问题时应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包括沟通、交流、组织能力。

 

二、 学位类型和培养目标

本领域授予材料与化工硕士学位。按应用型培养硕士研究生。

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材料工程领域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解决本领域工程问题或从事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开发能力。掌握解决本领域工程问题必要的实验、分析、检测或计算方法和技术等。

 

三、 学制、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

学制3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4年。最低学分要求为32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低于26学分,专业实践6学分。

 

四、 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备注

公共

必修课

5080008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2

2

1

必修

509001X

硕士生公共外语

64

3

1

公共

选修课

5080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6

1

2

必选1门

508000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6

1

2

507000X

经管类选修课

32

2

2

选修

5080004

科技与人文素质课

16

1

2

5090021

英语口译

32

2

2

5090023

英语实用文体写作

32

2

2

5090024

高级英语视听说

32

2

2

5090025

学术交流英语(国际会议交流英语)

32

2

2

5210001

统计与优化

48

3

2

5210005

数理统计

48

3

2

5210006

数学模型

32

2

1

5210007

工程弹塑性力学

48

3

1

5210008

工程中的有限元方法

48

3

1

领域

基础课

5030001

实验室安全学

16

1

1

必修

5030107

材料热力学

32

2

1

必修至少1门

5030108

材料结构(材料)

40

2.5

1

5030113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材料)

32

2

2

5030116

固态转变

32

2

1

5030120

材料合成与制备基础(材料)

32

2

2

5030122

力学冶金

32

2

1

5030123

金属凝固理论

32

2

1

5030124

材料加工技术前沿

32

2

1

5030247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材料加工)

24

1.5

2

5030237

材料基因工程概论

16

1

1

根据指导教师意见选修

5030238

高级计算语言与程序设计

24

1.5

1

5030239

计算材料学

32

2

1

5030240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基础

32

2

1

领域

专业课

5030117

电化学理论

32

2

1

根据指导教师意见选修

5030118

材料物理性能(材料)

32

2

1

5030136

能源材料概述

16

1

2

5030137

工程应用中的材料选择

24

1.5

2

5030142

高分子材料

24

1.5

1

5030146

复合材料

24

1.5

1

5030147

腐蚀与防护

32

2

1

5030149

粉末冶金材料与技术

24

1.5

1

5030150

粉末性能表征与测试

16

1

1

5030151

电化学研究方法及实验

24

1.5

2

5030159

耐火材料应用

32

2

2

5030167

陶瓷基复合材料

32

2

1

5030169

塑性加工组织性能控制与预报

24

1.5

1

5030170

复合材料制备与加工

24

1.5

2

5030171

连铸连轧及人工智能技术

24

1.5

2

5030172

轧材质量控制与深加工技术

24

1.5

1

5030173

材料成形设计与控制

24

1.5

1

5030174

铸造材料与工艺

24

1.5

1

5030175

材料连接技术

24

1.5

1

5030176

材料加工分析测试技术

24

1.5

1

5030177

塑性加工过程数值模拟

32

2

1

5030182

连续铸造理论与技术

24

1.5

2

5030183

特种材料及其加工

24

1.5

2

5030185

金属控制凝固与控制成形

24

1.5

1

5030186

材料智能化制备加工技术

24

1.5

1

5030187

先进钢铁材料设计及轧制技术

24

1.5

1

5030189

腐蚀集成计算与应用

16

1

2

5030190

氢脆和应力腐蚀

16

1

2

5030191

环境断裂理论

16

1

2

5030192

涂料化学

16

1

2

5030193

材料失效分析方法

16

1

2

5030194

表面工程

16

1

2

5030195

粉末冶金工艺

16

1

2

5030196

粉体制备新技术

16

1

2

5030197

粉末注射成形

16

1

1

5030198

3D打印原理与技术

16

1

2

5030199

环境材料

16

1

2

5030200

稀土材料

16

1

2

5030201

危险材料处置与资源化

16

1

2

5030202

金属多孔材料

16

1

2

5030203

层状复合材料

16

1

2

5030204

形状记忆合金

16

1

2

5030205

纳米功能材料

16

1

2

5030206

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

16

1

2

5030207

走进材料科学

16

1

2

5030208

薄膜理论与制备技术

16

1

2

5030211

材料腐蚀学

24

1.5

2

5030212

粉末冶金原理

24

1.5

2

5030213

先进陶瓷材料

24

1.5

2

5030214

材料循环利用导论

24

1.5

2

5030215

有色金属加工理论与技术

24

1.5

2

5030216

新能源材料

24

1.5

2

5030217

先进材料导论

24

1.5

2

5030220

材料信息学

32

2

2

5030221

材料计算与设计

32

2

2

5030222

金属材料学

32

2

2

5030223

材料物理

32

2

2

5030232

晶体衍射与结构分析

24

1.5

1

5030233

耐火材料研究及设计

16

1

2

5030236

实验室认可讲座

32

2

1

5030241

材料高通量计算理论与方法

16

1

2

5030242

材料高通量制备技术

16

1

1

5030243

材料高通量表征技术

16

1

2

5030244

材料服役行为的高通量评价与模拟

16

1

2

5030245

材料大数据技术

16

1

2

5030248

电子显微学进展

32

2

1

5030249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

32

2

1

5030250

材料基因工程技术应用案例

24

1.5

2

5030251

纳米催化材料制备与应用

32

2

1

5030252

纳米器件中的量子输运

32

2

1

注:培养方式

1. 采用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模式。

2. 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毕业环节要紧密结合,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专业实践可以在实习单位完成。

3. 原则上实行双导师负责制。双导师制是指一个校内学术导师和一个校外专业实践部门的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其中以校内导师为主,校外导师参与专业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额的指导工作。校内导师原则上应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背景、所承担课题具有重大应用背景。

 

五、 专业实践

按照《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的有关规定执行(必修6学分)。在学期间,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环节。专业实践一般应在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于专业实践相结合。

 

六、 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工作

按照《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北京科技大学硕士学位申请和授予办法办法》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地址: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版权所有:©北京科技大学|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 |京ICP备:13030111号-1

Baidu
sogou